Day11. 梨山 - 中橫宜蘭支線 - 環山 - 武陵 - 思源埡口 - 南山 - 四季 - 棲蘭 - 英士 - 大同 - 宜蘭 - 礁溪 (118KM)

日期:2008/11/11 (星期二)

總騎乘里程:118 KM
總爬昇高度:1411 M
總騎乘時間:8 hrs 43 mins (07:30 ~ 16:13 含休息)

梨山 1996 m ~ 道路低點 1505 m 台7甲 11 KM - 4.5 %
道路低點 1505 m ~ 環山 ~ 道路高點 1947 m 台7甲 9 KM + 4.9 %
道路高點 1947 m ~ 武陵 ~ 道路低點 1777 m 台7甲 4 KM - 4.3 %
道路低點 1777 m ~ 思源埡口 1966 m 台7甲 8 KM + 2.4 %
思源埡口 1966 m ~ 南山 1165 m 台7甲 16 KM - 5.0 %
南山 1165 m ~ 棲蘭 ~ 英士社區入口 295 m 台7甲 台7 32 KM - 2.7 %
英士社區入口 295 m ~ 河床便道 ~ 梵梵巷聯絡道路口 280 m -- 2 KM
梵梵巷聯絡道路口 280 m ~ 大同 151 m 台7 12 KM - 1.1 %
大同 151 m ~ 宜蘭 ~ 礁溪 6 m 台7 24 KM - 0.6 %

Google Map 路線圖:Link Here

住宿:礁溪 憶金香汽車旅館 / 990元 / 雙人套房 / 03-9287775

比預期中更順利的下山,兩次起伏都輕鬆完成。

今天的行程是下山,前幾天已走過中橫宜蘭支線,知道即使下山也要面對兩次大起伏,但是前10天都已順利完成,後面的兩天僅覺得是要回家而已,完全不當一回事。而且,其中比較大的那次起伏是海拔500公尺高,那又怎樣,爬個500公尺也不過相當於風櫃嘴,坡度更是遠遠不及,沒什麼好擔心。

清晨的梨山氣溫還很低,全指棉手套果然派上用場,戴上去只覺暖到心頭裡,真是幸福。還是到前幾天去過的早餐店吃早餐,也同樣多點一份饅頭夾蛋戴著。用完餐後,在梨山信步亂逛,享受一下早晨清新的空氣,才動身下山。


昨晚買的全指棉手套派上用場,戴上去還真是溫暖。


今天是出太陽的好天氣。


清晨的湖光山色。

離開梨山一路下坡,直到把500公尺高的額度用光才慢慢往上爬,爬一陣子後又來到環山村。望著山谷裡的環山村,猶豫是否要進去逛逛,最後決定還是不去,環山村不算小,還有高低起伏,一進去可能要花一、兩個小時,今天行程雖然輕鬆,但里程較長,還是別節外生枝。公司有兩位同事用分趟的方式也陸續征服過三橫,我想日後若有時間,也想以分段的方式再來探訪三橫一豎,可以挑在春秋之際還不太熱但白天時間夠長之時,每次花兩天或三天探訪一橫或一豎,沿途再多遊覽週邊景點。


再次經過環山部落。


稍微近一點再拍一張。

大概在到環山之前氣溫已經回昇,爬坡會流汗,外套早已收起來,不過棉質全指手套還是戴著,懶得換。過環山後繼續爬坡,耐著性子爬一陣後來到道路高點,這裡是往「山谷裡的家」的叉路口,心想不過如此,順順的爬就解決第一次起伏,後頭思源埡口的起伏落差較小,一定更輕鬆。於是先在這高點停下來休息,吃個麵包,打算吃飽喝足後再一口氣完成下一個起伏。


快到達武陵之前的道路高點,這裡有叉路可通往「山谷裡的家」民宿。

吃完東西後繼續前進,開始下坡後很快來到武陵農場叉路口,也是觀望而已,以後時間更多再進去逛。過武陵後是很緩的下坡,後來就是長距離的緩起伏,也搞不清哪裡是道路低點,緩起伏騎起來相當輕鬆,利用下坡時的動能輔以稍微踩踏,很簡單就能通過緩上坡區,眼前映入一道熟悉的直線緩上坡,不知不覺間竟然已抵達思源埡口。

自離開武陵以來,連續起伏真的很緩,感覺根本沒爬到什麼,就這樣抵達思源埡口實在是出乎預料。那前幾天從思源埡口下來時怎麼覺得是極長距離的連續下坡?仔細想想,應該是錯覺,從思源埡口下來面對的當然也是連續緩起伏,只是下坡的動能充足,間歇的緩上坡幾乎都不用踩就衝過去,串聯起來就造成錯覺,以為真的是長距離的連續下坡。這種坡真是爽快,下山時可衝很久,上山時爬起來又很輕鬆。


在思源埡口附近天氣又變成陰天。這張照片是經過後才往回拍的,由南山村爬上思源埡口的方向。

靠!我摔車了!

離開思源埡口後是長距離下坡,這裡的下坡比之前的要陡一些,也是小心騎。一路衝到南山村,拍了幾張照片後繼續衝。剛離開南山村,面對的就是所謂進入南山村前的幾大起伏,結果這些起伏對下山方向來說還真是輕鬆(對上山方向來說的確相當辛苦),三兩下就殺過去。


下山途中,在這道路坍方處遠眺底下的南山村。10天前行經此路時也曾在此拍照,當時是大晴天,現在是雲霧厚重的陰天。不過看山下南山村那邊是有雲也有陽光,天氣比山上好。


南山村的高山菜田。


南山村的入口石碑及雕像。

接著來到四季平台,望著大片的菜田,心中感慨,好幾天前,這趟行程的第二天,在這四季平台以及南山村真是折騰很久,那是出門以來第一次發生問題,當時還很懷疑自己是否能完成整趟三橫一豎之旅,現在重回舊地表示已完成目標,看著眼前美景又是一陣感動。這次有記得要拍幾張照,不然這段四季平台就變成四處留白。


四季平台的高山菜田。


四季平台的高山菜田。

騎到四季村時覺得有點累,雖然離開思源埡口後一路下坡衝的很爽,但畢竟距離長,也騎了頗久,而且今天天氣晴朗,曬的有點昏,於是在四季村的公車亭休息,吃麵包,也將在袋子底部壓了10天的八寶粥吃掉。出發前買了兩瓶八寶粥,原本設定隨時都要保持兩瓶在袋子裡,第一天早上在北橫就吃掉一瓶,後來嫌八寶粥太重,沿途補貨都只補麵包、巧克力、能量果凍,沒再添購八寶粥,但這僅剩的一瓶也是拖了10天才吃。

吃完東西後坐在公車亭休息很久,四季村是這趟行程的第一個住宿點,令人回味的地點,一時之間我不想起身,腦中盤旋著過去10天來的種種光景,大致上算是順利平安回到四季村,很爽,很驕傲。


四季村的公車亭,在這裡休息了一陣子吃東西補充元氣。左前方那條陡上的巷子便是通往四季民宿的路,10天前已經去過,今天舊地重遊。


公車亭有張「黥面」的海報,我覺得這張海報很好看。

還是得動身,接著往留茂安、獨立山、棲蘭,一路都是緩下坡。快到棲蘭時,遠望對面的棲蘭山莊,看它房屋下方地基流失的景象很攝人,遂到馬路對面拍照。再回馬路這頭時,後面遠處響起幾聲喇叭聲警告我有車靠近,我稍微往路旁靠一點,倏而車子打滑,心中一驚低頭看,路邊地面都是青苔,但看到也來不及,車已經倒下,我本能的用左手撐地,跌個狗吃屎,後面那輛車則迂迴一下繞過我繼續揚長而去。

靠!我摔車了!


遠眺對面的棲蘭山莊,房屋地基的土石已流失,很恐怖。拍完這張照片繼續動身騎車後就摔車了!

常看其他車友的經驗談說,若往側面摔車,有可能的話,盡量不要用手撐地,保持原騎乘姿勢倒下去即可,因為用手撐的話手可能會扭傷,但若保持原姿勢倒下去,握把和腳踏會先觸地,自然保護住身體,即使身體有觸地,也是側面整個手臂跟腿觸地,觸地面積大壓力分散,頂多就是擦傷,不會扭傷。但是倒都倒了,危急之下用手撐地是最本能的反應,哪還來得及考慮要用什麼姿勢倒下去!

狼狽的爬起來,扶起車,車子看來沒事,我的手事情卻很大!因為有戴手套,沒有擦傷出血,但內傷俱在,左手滿布斑點狀的內出血,而且真的有扭傷,手指出力、手腕轉動等動作都會引起劇痛,雖可忍住不至於哀嚎大叫,但那些動作無論如何都做不來。跨上車試著騎一小段路看看,很吃力,左手僅能勉強輕握把手,無法換檔,手指一彎曲就痛,煞車的話勉強可行,手指不能彎曲,必須手指僵住,整隻手臂往後拖把煞車握把往後勾,才勉強有煞車效果。

怎麼辦,難不成要找道路救援?後來心一橫,左手不行,我就用右手單手騎也可以。若論換檔,左手負責前變,就先勉強用捶的把它換到中盤,從此前變不再換檔,只靠飛輪換檔,我的車頓時從21段變速降成7段變速,也是可以騎。若論煞車,左手勉強還可煞一點點,右手多擔著點,騎乘時就更專注小心,應該可以克服。

於是,左手僅輕抓握把稍微幫忙控制方向,我還是繼續上路。


摔車完還是繼續上路,馬上來到叉路口,右轉可前往太平山,左轉是主要道路繼續前往棲蘭、宜蘭市。

順利抵達宜蘭礁溪

離開棲蘭,很快就到達北橫跟中橫宜蘭支線的叉路口,再往前就是沒騎過的路,速度放更慢小心前進,畢竟現在是半殘的身軀。


回到中橫宜蘭支線和北橫的叉路口。10天前從左邊的北橫騎下來,今天要直行,走尚未騎過的北橫東段進入宜蘭市。

很快來到英士路段,新聞有報導,前幾個月英士路段因為颱風而嚴重坍方,路基完全消失,最快也要明年才有可能修復。不過行前查資料,知道還是有兩個方法可通過英士路段:一是工程單位在旁邊河床上有舖築臨時便道,可直接騎河床過去,目前連汽車、大卡車也都是開河床過去;另一個方法是,坍方的英士路段旁邊山坡上正好是英士社區,只要走產業道路經過英士社區,就可以在山坡上繞過坍方路段,續行更前方的北橫公路。

坍方路段前幾百公尺就已經有水泥墩封住道路,這裡正是英士社區道路的叉路口,河床便道的入口也開在這裡。觀察了一下英士社區,在山坡上,看來會有些辛苦爬坡,河床便道看起來輕鬆的多,一路平坦,遂選擇走河床便道。蘭陽溪很寬廣,但沒什麼水,河床本就大部分都裸露,工程單位看來只是用壓馬路的工程車壓出一條路,就算是便道。便道周邊多半還是鬆軟的軟泥,只有被眾多汽車壓出的那兩條輪胎印比較緊實,我就循著輪胎印騎。有其他汽車經過時,我只能先牽往旁邊站在軟泥中等車經過,才能再回到輪胎印裡騎車。有點吃力,幸好坍方路段不長,便道大概一公里多就結束,又可回到北橫公路繼續騎。


英士社區路口。進入英士社區的話,便可走山坡上的產業道路繞過北橫坍方的路段。


山坡產業道路要爬坡,還是走河床便道比較輕鬆。左轉就是北橫坍方處,已被水泥墩擋住,右轉則是河床臨時便道。


一般汽車、大卡車也都走河床便道。


河床便道多處仍是軟泥,要沿著汽車輪胎印走比較踏實。前方山壁便是北橫英士路段的坍方處,道路已全部消失。

離開英士後繼續前進,此後一直到宜蘭都是極緩的下坡或平路,幾乎沒有起伏。隨著時間過去,左手的疼痛感也稍減,幫忙控制方向或煞車的力道有大了些,但還是沒辦法換檔。這段前往宜蘭市的路雖然好騎,但距離可真長,中途還曾下雨,還得花時間幫單車穿雨衣,騎了頗久才到宜蘭。到宜蘭時大約下午四點,本來有查好一些宜蘭的民宿資料,沒有查礁溪的,但想說還有些時間,礁溪也很近,乾脆繼續往前騎,礁溪是有名的溫泉旅遊區,不怕沒旅館,我完成了三橫一豎,還摔車受傷,今晚想好好犒賞自己,住個好旅館,泡個溫泉浴。

在宜蘭市和礁溪之間的省道上,陸續有不少汽車旅館的招牌,本來是想到礁溪市區找溫泉旅館,但在進入礁溪市區之前,經過一間就在省道邊的「憶金香汽車旅館」,外面招牌寫著「住宿990起」,對面又有7-11、池上便當、泡沫紅茶店,若住這裡很方便,也不用再花時間找住宿,於是放棄泡溫泉的念頭,直接入住這家汽車旅館。

到汽車旅館門口問接待的小姐住宿多少錢,她說我一個人騎單車來,算我990元。果然是990!後來經她解說,才了解為什麼會有990的便宜價錢,所謂汽車旅館就是車庫和房間在一起,汽車可直接開進去停,但是他們用了某間房間的車庫當作倉庫,擺放全旅館要使用的備品如毛巾、床單等,所以那間房沒有車庫可用,價錢才比較便宜。開汽車的人若為了價錢便宜而想住那間,就要自己在外面路邊找地方停車,但我是騎單車,倉庫裡還是有足夠空間停單車,所以對我來說它仍有停車方便性,價錢卻很便宜。

進房一看,天啊,這是房間還是操場啊!進浴室一看,天啊,這是浴室還是房間啊!進浴室旁邊的淋浴間一看,天啊,這是淋浴間還是浴室啊!房間有夠大,浴室有夠大,淋浴間有夠大!若和梨山那幾十年歷史的老字號福忠大飯店相比,這裡的浴室比那裡的房間大,這裡的淋浴間比那裡的浴室大!浴室裡有大型雙人按摩浴缸,淋浴間裝的是那種有七、八道噴水出口的按摩式蓮蓬頭。只有池上換鵝山房的浴室比這裡大,但那是公共浴室,這裡是套房的浴室。房間內設備一應俱全,所有的東西都很新,可能開張沒多久,可是汽車旅館外觀看來很平凡,要不是那個「住宿990起」的招牌吸引我,光看外貌我可能不會挑這家。

從宜蘭到礁溪,完全忘記要找車行調整變速系統,乾脆自己來。看變速線很鬆,想扯緊一點,這動作要兩手並用,右手轉螺絲,左手徒手拉緊變速線,但是變速線是條細細的鋼絲,徒手很難抓的住,更何況我手受傷。這車庫是他們的倉庫,東西很多,於是四下張望,希望會有老虎鉗,結果辦公桌上的筆筒裡果然插著隻尖嘴鉗,真是心想事成。於是變速線拉緊,High Low 兩個螺絲來回調很多次,終於調好,原地測試飛輪每一檔都能正確換檔並持續咬住。

終於忙完,出門買晚餐、零食、飲料,晚上打算在舒服的房內大吃大喝看電視泡澡。走到街頭,看到對面稍遠約幾十公尺處有間藥房,就去買藥治療手的扭傷,藥師配消炎藥,還推薦了一瓶擦的藥膏,說是對消散皮下瘀血很有效。住這地點還真方便,對面什麼都有。

採買完畢後回房先洗澡,先享用很多出水口的淋浴蓮蓬頭,再去大浴缸內泡澡,旅館有提供泡澡用的香精油,或許跟泡溫泉有一樣功效。我還邊泡澡邊看報紙,真是享受,可惜電視後面的訊號線太短,沒辦法把電視拉到浴室門口,否則就更享受。洗完澡後,大吃大喝邊看電視,直到12點多才睡覺,這晚住的真是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