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10. 洛韶 - 中橫 - 慈恩 - 碧綠 - 關原 - 大禹嶺 - 梨山 (73KM)

日期:2008/11/10 (星期一)

總騎乘里程:73 KM
總爬昇高度:2172 M
總騎乘時間:8 hrs 32 mins (06:42 ~ 15:14 含休息)

洛詔 1087 m ~ 慈恩 1941 m 台8 21 KM + 4.1 %
慈恩 1941 m ~ 關原 2322 m 台8 17 KM + 2.2 %
關原 2322 m ~ 大禹嶺 2558 m 台8 5 KM + 4.7 %
大禹嶺 2558 m ~ 梨山 1996 m 台8 30 KM - 1.9 %

Google Map 路線圖:Link Here

住宿:梨山 福忠大飯店 / 800元 / 旅社套房 / 04-25989506

最後的試鍊:再訪大禹嶺。

昨晚太早就寢,今早大約凌晨三點就醒來,只得繼續賴床靜躺設法再入眠。在淺眠中又拖到約5點便起床活動,另外幾位住客也約同時陸續起床,大家昨晚都很早睡。早餐是師姐準備的,清粥小菜,雖然是素食,但有些仿葷食口感的食物,吃起來沒什麼差別。剝皮辣椒和辣筍都很好吃,廟裡也有賣,山裡農民自種自銷,很想買幾包,但重量都不輕,還是算了。用完餐後整理一下行李,另外那幾位住客先行出發,隨後我也向師姐道別,邁向眼前的最後一段挑戰。

按行程計劃今天並非最後一天,明天要從中橫宜蘭支線下山到宜蘭,後天要翻越北宜公路回到桃園。但是中橫宜蘭支線沿路雖然還有起伏,畢竟是下山,沒什麼大不了,而北宜公路據眾多遊記資料可知實在是輕鬆寫意,所以明後兩天行程已毫不放在眼裡,心中一直認定,只要能從太魯閣爬上大禹嶺,就已是功德圓滿完成所有挑戰。就是今天,順利的話晚上就在梨山慶功,加油!

今天還是沒下雨,但仍是烏雲密佈的陰天,溼氣霧氣都很重,視線不佳,要謹慎注意路況,感覺跟在武嶺時很像,都在雲霧之間穿梭。一路上還有刻意測試鏈條跟齒輪,跟昨天差不多,較輕的幾檔很穩,較重的幾檔偶而會亂跳,先不管,等下到宜蘭再說。


清晨山色雲霧密布視線不佳,可慶幸的是沒下雨。


地名是「新白揚」,旁邊有羊的圖案,所以是因羊而得此地名嗎?如果是的話,那地名就用「羊」又有何不可?

經過慈恩時看到已關門大吉的慈恩山莊,以前這裡有提供住宿,現在已停止營業,在中橫公路上只看到一間小房子,後來爬到高處回頭看,才發現慈恩山莊佔地頗廣,還有很多建物在更山裡面。慈恩還有其他幾間屋子,有間看起來好像是商店,反正也沒開,無法確定。

直到碧綠神木處才有補給點,這裡有家「碧綠餐飲小棧」,有開,但一路慢慢騎來因為天涼遂不覺得有怎麼消耗到體力,連水都沒喝多少,就沒進這簡餐店補給。此時霧氣仍很濃,在停車場幫神木拍張照,神木後方一片白茫茫,完全看不清遠方景色。在這裡遇到另外兩位青年也在拍神木,看來是大學生,兩人騎輛機車上山玩。昨天在天祥遇到的兩個外國人不曉得騎哪裡去了?


碧綠神木。霧濃的幾乎看不清眼前景象,此時騎車只能慢速龜行。行前蒐集資料時,有人建議要帶黃色玻璃紙,起霧時可包在車燈上變成黃光的霧燈,但自行車車燈本來就沒多強,即使黃色光束比較明顯,我也懷疑它能穿透這濃霧多遠。還是慢慢騎自己小心最重要。

前幾天在新中橫及南橫時,都有看到注意彌猴的告示,卻沒看到半隻猴子,今天終於見到,一路騎來多次都看到路邊樹上有猴子亂竄,他們都很警覺,只要一接近就馬上跑的不見猴影,拍不到。

離開碧綠神木沒多久,海拔高度已是兩千多公尺,離關原大概還有十公里,但關原海拔也不過2300公尺左右,很明顯前面應該會有個大幅度起伏,或是長距離的持平路況。在新城民宿那位告訴我高山不會下雨的朋友也有說,碧綠神木是個相對高點,過了後會有長距離下坡,然後才再爬上大禹嶺,他說的八九不離十,剛過碧綠神木後還是一直上坡,但兩、三公里後就開始下坡。

這個起伏不陡,下坡完後再耐著性子慢慢爬,中途遇到一隊重機人馬,十幾輛,每一輛經過我時都減速行注目禮,好像很訝異有人騎單車上來,他們如果常騎車在山裡跑應該習慣了吧,現在單車族不是像螞蟻一樣到處亂竄嗎?看著他們經過,我倒也想買台打檔車,不需要重機,只要台野狼就很夠用,長途旅行、爬山都沒問題,不用操勞又有機動性,很方便。

經過關原觀雲山莊時還是大霧迷濛,溫度也更低,應該不到10度。原本出發前有計劃要在觀雲山莊住一晚,還要在此看夜景觀星,現在看到如此冷冽的氣候,慶幸我有改變計劃改住在半山腰的洛韶,否則昨晚可能會冷死。過了關原,再爬個五公里就到大禹嶺,天氣又更冷,直打哆嗦,但心裡可是熱血沸騰,再次來到大禹嶺,我完成所有挑戰了!


又來到大禹嶺了。

踏上歸途,再次於梨山過夜。

冷的要死,趕快躲進欣欣餐廳用餐。前幾天經過時只在這裡吃麵包喝飲料,今天則吃了頓自助餐,拿了五樣菜,再加一碗排骨酥湯,180元,真是貴。用餐時聽到老闆跟友人在聊天,才知道當時氣溫只有6度,從關原後就一直與寒冷天氣對抗,身上衣著尚可頂住低溫,要命的是手,只有戴半指手套,手指頭僵的快沒知覺,等一下還要僵到梨山,不曉得要下坡多久氣溫才會回暖。

用完餐後繼續在欣欣餐廳裡躲一陣子,又有三位遊客進來吃飯,其中兩個是外國人,歐美人士。他們看著我那載滿行李的單車,小聲說這麼冷的天竟然有人騎單車上來,真誇張,同時也有看著我,餐廳裡除了我就是他們,也只能看我。不過我們沒交談,只用眼神示意打招呼。

外面天氣不變,還是冷,躲也不是辦法,起身繼續上路。正在整理行李時,外頭又出現一輛單車,從武嶺方向下來,停在隧道口拍照。過去向他打招呼,他要往花蓮下山,我要過隧道去梨山,問個好後我們便分道揚鑣。

過隧道後又是慶祝的時刻。前幾天曾經經過這裡,以當時的行程來說,武嶺才是山巔,在大禹嶺沒什麼好慶祝。現在花好幾天又繞一大圈回來,是我認定的整個三橫一豎行程挑戰終點,當然要慶祝一番。聽音樂吧,在這功德圓滿的紀念時刻,將榮耀獻給我的天字第一號大偶像:蕭邦


Ballade No.4 in F Minor, Op.52
     composed by Fryderyk Franciszek Chopin (1810~1849) / composed in 1842~1843 / published in 1843
     piano performed by Krystian Zimerman / from the album Chopin: 4 Ballades, Barcarolle, Fantasie / recorded in 1987


Zimerman plays Chopin Ballade No.4 - Part 1


Zimerman plays Chopin Ballade No.4 - Part 2

聽完音樂,於寒風中動身前往梨山,手指早已凍僵,不僅是換檔困難(也不太需要換檔),連按煞車或操控龍頭都有些吃力,一路是長距離下坡,只能謹慎以對慢慢來,大部分時間都勉力輕含著煞車以免下衝太快。經過長時間的下滑,氣溫終於有回昇,手指感覺也不再那麼僵,利用路況較平緩時不停的伸張手指,慢慢才恢復正常。下坡到底過個河谷和小橋,再爬幾公里緩上坡,終於回到梨山。


參山國家風景區」石碑。「參山」是指梨山、八卦山、獅頭山,範圍好像很廣。


梨山。


梨山。

之前在網路上查訪他人的三橫一豎遊記時,看到有位車友很有趣,他跟我一樣路線,頭幾天就經過梨山大禹嶺,幾天後繞到太魯閣又上山再次到大禹嶺及梨山。他說第一次經過梨山及大禹嶺時沿路飽受狗吠驚嚇,後來在太魯閣要上山時猶豫不前,因為想到要再次經過大禹嶺及梨山,又要面對沿路一大堆凶狗狂吠,令人膽顫心驚。有意思,我是因為氣候因素,曾在太魯閣山下猶豫,那位車友竟是因為狗吠而猶豫。

或許是我運氣好,兩次行經梨山和大禹嶺之間,我都沒遇到太多凶狗狂吠的情形,偶有,我早早吠回去,那些狗也就不敢上前示威,只敢離遠遠的裝個樣子叫幾聲。總之很順利到達梨山,毫不考慮就再訪前幾天住宿的福忠大飯店,既然住過了覺得沒問題,再次前來就還是挑它,省得麻煩。

前幾天來福忠飯店時是一位外勞女子接待,那天她說一個人住算900元,今天接待的是老闆本人(在網路上看過他的照片),老闆說算800元,不同人就不同價錢,真有彈性。我跟老闆說前幾天有來住過,他還特地翻登記簿找出前幾天我的簽名,知道我在幾天內兩度來住宿,是三橫一豎繞過一大圈又回來,他說:「近年來像你們這種單車瘋子越來越多,我後面那台脫水機就是特地買來給單車族用的。」

老闆說他曾接待40幾台單車的團,40幾個人全都騎單車上來,一輛中巴跟在後面載所有人的行李和飲食,他的旅館是老房子,有個很大的地下室,現在僅當倉庫用,當晚40幾輛單車就全部扛到地下室放。真是愜意,有補給車跟著,可以孑然一身的騎車,或許可以加重兩檔,不用花那麼多時間慢慢龜,又或者就可以有更輕鬆的心情及更多時間沿路看風景拍照。

這晚在梨山也想慶祝一番,吃了個菜色豐富的便當,還買了一大堆零食跟飲料,打算吃吃喝喝拼命看電視,結果買太多,吃不完。還順便買了雙工作用的白色棉手套,雖然不是單車手套,至少是全指的,這兩天因為冷鋒來臨所以開始下雨氣溫下降,梨山雖然比大禹嶺矮,但還是很冷,明天下山可能也要下半座山才會完全脫離寒冷的天氣,隨便來副全指手套都好。不過有個好消息,旅館老闆看著夕陽斬釘截鐵的說,明天會是出太陽的好天氣,風和日麗,不會有霧氣跟溼氣。人家是老經驗的在地人,當然相信他,明天可舒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