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Day1 ‧ Day2 ‧ Day3 ‧ Day4 ‧ Day5 ‧ Day6 ‧ Day7 ‧ Day8 ‧ Day9 ‧ Day10 ‧ Day11 ‧ Day12 ‧ 結語 |
|||||||||||||||||||||||||||||||||||||
Day7. 梅山口 - 梅山村 - 梅山口 - 南橫 - 天池 - 埡口 - 利稻 - 新武 - 池上 (109KM)
總騎乘里程:109 KM
Google Map 路線圖:Link Here 住宿:池上 換鵝山房 / 600元 / 雙人雅房 / 089-862415 |
|||||||||||||||||||||||||||||||||||||
整趟三橫一豎旅程中,第一次離開主要道路轉進叉路逛周邊景點:梅山村。 前天晚上在茶山村晾衣服沒晾乾,昨晚晾在梅山口飯店民宿這房間內反而都乾了。早晨起床後梳洗完畢整理好行李,然後下樓吃早餐。早餐是普通的清粥小菜,顏大姊還沒進餐廳,是位外勞員工準備的。Paul 也差不多時間起床,我們一起吃早餐,Paul 說昨晚顏大姊推薦可以去梅山村逛逛,那裡很漂亮。梅山口只是南橫路邊幾戶人家聚集之處,對旅客來說是個方邊的休息站,但梅山另外有個村落,要從叉路轉進下到河谷才會到。 轉進去跑一趟可能要花些時間,我有點猶豫是否要去,這趟旅程本來就只打算把主要道路騎完即可,Paul 倒是熱情邀約,說應該也不遠。Paul 說的可輕鬆,他昨天說今晚打算住埡口山莊,當然有時間可以去逛梅山村,我卻是預定翻過埡口再下到台東池上,路途遠得多。不過既然人家已熱情邀約,我轉念想整個旅程至少也轉進一兩次叉路亂逛看看,留點不一樣的體驗,最後還是決定去看看。 去梅山村要原路來回,回來還會經過梅山口,Paul 先將行李寄放在梅山口餐廳,我還是把所有家當都帶著,心想萬一梅山村的另一頭有路可以直接再爬回南橫,就直接前進不再回梅山口。從救國團活動中心停車場前的叉路轉進前往梅山村,一路都是陡下坡,有一段還陡到站起來把屁股挪到椅墊後方緩慢的滑下。邊下滑邊繞來繞去過一陣子後,前方豁然開朗,梅山村就徜徉在山谷中,宛如世外桃源,真的很漂亮,這趟來的值得。 進梅山村前先經過一座漂亮的「馬舒霍爾吊橋」,我們在這裡拍了些照片,因為有伴在,在這吊橋頭請 Paul 幫我拍了這趟三橫一豎旅程中唯一入鏡的照片。拍完照後進入村落,我覺得好像沒那麼美了,近看都是些平凡的水泥屋,沒什麼有特色的木造屋。仔細想想美的是氣氛,繞過蜿蜒的小路後突然看到山谷中藏著這麼個安靜的村落,感覺很驚喜。村裡也有一兩間雜貨店,還沒開,我和 Paul 從村子的這頭騎到那頭,又出現一座「梅山吊橋」,我們也在這裡拍了些照片,然後再過橋看看。橋那頭的山裡還有綿延的小產業道路「梅蘭林道」,不曉得通到哪裡,看來應該不會再有聚落,我們就掉頭往梅山口回去。
回頭就要應付不少上坡,剛剛那段極陡的下坡現在就變成變態爬坡,完全不考慮,來到變態坡前馬上下馬牽車。幸好來逛梅山村這趟路也不遠,來回總共只有五公里,邊騎邊逛邊拍照,花了大概一個小時,還可接受。回到梅山口,Paul 回去餐廳拿行李,我在路邊等他,過一會兒他又隻身騎來說他肚子不舒服,需要上個廁所並休息一下,還要待一陣子,要我自己先出發趕路。於是跟 Paul 道別,我獨自騎上征服埡口之路。
|
|||||||||||||||||||||||||||||||||||||
漫長的埡口攻頂之行,累了! 因為有先跑去逛梅山村,出發時已八點多,比前兩次攻頂(武嶺及塔塔加)的時間都晚,而且今天攻頂的里程48KM比前兩次都長(Day3早上攻武嶺41KM,Day5早上攻塔塔加28KM),很擔心今天是否能順利達成目標到達池上。但是擔心歸擔心,我也不能就盲目暴衝,因為過兩天還要挑戰從太魯閣爬上中橫,體能一定要控制好,如果是騎到池上就結束整個旅程的話,今天一定拼強度硬上省時間。 剛離開梅山口時,一隻不曉得哪家養的大黃狗跑來跟著我,後來就一直跟我上山,令我不禁想起那趟去司馬庫斯時也有隻小黃狗跟我上山下山跟了很久,奇怪,我又沒養寵物,這兩隻狗是看我順眼嗎? 離開梅山口不久後,看到河谷對面山壁上很高的地方有條路蜿蜒著,心想不曉得會不會是剛才在梅山村最後看到的梅蘭林道。後來用固定節奏慢慢騎,一直都是沿著這河谷,騎了有半個多小時左右,來到河谷盡頭,倏而一個180度大轉彎,過橋跨過河谷到對面山壁繼續爬昇,我才了解剛剛看到對面高處的那條路還是南橫,還是我要騎的路。又爬了一陣子,看到河谷對面低處我騎過的路,剛才就是在那裡在狐疑說對面的路到底是什麼路,現在花了一個多小時才騎過來,不過就是河谷的兩邊而已,直線距離可能連一公里都不到。
大黃狗還是跟著我,他很厲害,中途遇到另一群狗大概有三、四隻,他就跑過去加入,過不多久後就多了一隻小黑狗跟著大黃狗一起陪我爬山,原來這大黃狗很會泡妞。
一路上我屢有固定節奏的休息,這兩隻狗很聰明,觀察幾次便已看懂我的行為:我若是只拿水壺喝水,他們就自顧趴著休息,靜靜看著我;但我若是打開馬鞍袋,兩隻狗就馬上衝過來,因為他們知道我打開馬鞍袋是為了拿食物,真是聰明又貪吃的狗。我會分他們吃,每次撕幾小塊麵包給他們。有次休息正在餵狗時,一輛工程車經過,我本沒留意,但當工程車開過去,我突然看到車尾綁著輛單車,就是 Paul 的車!我想可能 Paul 剛剛說肚子不舒服結果很嚴重,只好找車子載,心想我要是坐車該有多舒服...,不行不行,這趟是出來騎車的,別想這個。 緩慢爬昇很久後來到天池,先經過派出所,派出所有養很多狗,對跟著我的兩隻狗狂吠,大黃狗不甘示弱也回敬一番,一大群狗吵架打架越離越遠,後來不曉得吵到哪裡去,至此之後那兩隻狗沒再出現,沒繼續跟著我上山。派出所外有兩、三位警察在聊天,跑過來跟我寒喧,我說那隻大黃狗從梅山口就跟著我上來,他們嘖嘖稱奇。其中一位警察應該也有在騎單車,指著我的真皮坐墊問說:「聽說這種坐墊很硬,但坐久習慣的話就很舒服,真的是這樣嗎?」我回說沒錯,我用的很滿意,他說也要買個來試試看。 過了派出所後就是天池遊憩區的入口,今天行程很趕,沒打算去看天池,但有在想往遊憩區入口進去半路上不曉得有沒有補給點,後來還是決定不進去探查,繼續趕路比較重要,反正還有一個麵包跟一罐八寶粥(這罐八寶粥是出發前買的,撐有夠久。) 大概在到達天池前林相轉為更多高山植物,很多類似塔塔加附近的神木,其中一棵我覺得很眼熟,好像是北原山貓「叫春/阿彌陀佛」專輯封面照片裡的神木,不過再仔細想想,在新中橫跟南橫看到的這些神木長相好像都差不多。沿途還有看到若干次注意獼猴的標誌,可是半個猴影也沒看到。之前新中橫望高茶園的陳大哥也說新中橫的路上有很多猴子,我也沒看到半隻。
打從梅山口出發開始,我都保持著前幾天形成的固定節奏:半小時休息一次,最輕的三檔輪替,時速6~8公里,每小時爬昇300多公尺。前四、五個小時都有維持住節奏,體能也沒怎麼衰退,但進入第六小時後體力開始明顯流失,大概騎20分鐘就很想休息,速度也下降,一小時爬昇量也不及300公尺。原本照節奏計算以為下午一點半可以到埡口,結果後來越來越慢,到埡口時已經超過兩點。幸好我體力開始衰退時正好已經快到埡口,如果里程再更長,我大概會越來越慢,搞不好拖到天黑都還沒攻頂。
埡口山頂是「大關山隧道」,這是危險的單線隧道,要等汽車來再尾隨通過。反正要等,順便慶祝攻頂成功,再來聽歌。這回挑了英文歌「Mary Jane On My Mind」,但這是日本搖滾樂團 Strawberry Path 的作品,選自他們1971年發行的「When the Raven Has Come to the Earth」專輯,這首歌我覺得風塵味很重,很迷人。
歌聽完後,又等了一陣子才有輛汽車經過,總共等了十幾分鐘。我尾隨那輛汽車前進,沒想到這輛汽車在漆黑的單線隧道中還是開的很快,一下就把我甩掉,隧道的大半路程我還是獨行,單車的燈在這種隧道裡實在不夠看,忐忑不安的騎了一陣子終於通過隧道。 過隧道後路邊有個小吃攤,這攤在眾車友的遊記中屢屢出現,攻頂成功後在高山寒風中來碗熱湯感覺真是棒,但我要趕時間,已經下午兩點半,我還想拼到池上,雖然再來就是下山,但是到池上還有...,翻了一下準備好的資料,到池上竟還有66公里,再怎麼美味的小吃也不理它,趕快上路衝下山。 |
|||||||||||||||||||||||||||||||||||||
火拼下山,於肌肉酸痛中抵達池上。 過埡口的大關山隧道後,眼前下山的山路是雲霧繚繞,景色非常美,像極了武嶺山巔,可惜我要趕路,不能駐足欣賞太久,看兩眼後就衝刺下山。這時很冷,埡口畢竟是山頂,趕快衝下山,海拔若降個三、四百公尺大概就不會冷。
一路狂飆下山,過陣子後果然變得比較不冷,下坡迎著涼風很舒服。後來經過摩天農場,這裡有雜貨店,還是不停留繼續衝,心裡才想到今天沒吃像樣的中餐,白天一直都靠麵包跟巧克力裹腹。可是現在是順暢下坡,看到雜貨店也不想停,衝到底再說。 過摩天農場不久後,看到一位車友在路邊休息,唉呀,就是 Paul!趕快停下來跟他會合,他說早上在梅山口休息一陣子後出發開始騎車,大概騎一小時後腳抽筋,一直不能騎,只好拜託經過的工程車載他,後來工程車載他經過我時,他有向我招手但我沒看到(隨後我有看到他的單車)。工程車載他到過天池後的某處就轉進叉路,他再自己騎,也是騎騎停停拖很久才過埡口。 大概因為坐車省了些時間,他才決定繼續下山沒有住在埡口山莊,我也才會又遇到他。後來我們就一起下山,下山不久我發現 Paul 比我慢很多,很快被我甩掉,不曉得是不是抽筋還有影響他,或是他的車下坡沒辦法騎快。Paul 騎的是輛看起來很遜的變速車,看來像是三、四千的通勤車,但是輪子還是有快拆,他說因為覺得南橫好像不陡,所以騎老爺車來。我騎6500元(2007年底的定價)的捷安特 Boulder 來挑戰這種山路,可能就有人覺得誇張,但 Paul 騎的卻是更老舊的車,不曉得下坡到底穩不穩。 其實我覺得騎 Boulder 跑三橫一豎並不誇張,反而是恰到好處,它耐操粗勇,價位也讓人能較無顧慮的操它,而三橫一豎全程爬坡幾乎都不陡,Boulder 要應付遊刃有餘,騎乘者的耐力毅力才是考慮重點,車子只要別太差都可以。 到進入利稻的路口處我停下來拍幾張照,不久後 Paul 也趕到,於是我們又一起騎一陣子,後來漸漸的我又甩開他。從離開埡口後一路都是下坡,直到到達霧鹿時終於有起伏,早上爬了六個小時上坡路,然後又下坡衝很久,雙腳已是又累又冷,現在又要騎上坡,頓覺苦不堪言,開始覺得肌肉酸痛,不過還是硬撐,離池上還有段路。
後來在新武又有一次起伏,也是很痛苦,直到把新武附近的上坡路爬完,我才在路邊停下來休息,吃個麵包,走來走去設法緩和雙腳的肌肉酸痛感。休息很久都沒見到 Paul 趕上來,我想他應該受抽筋的影響狀況沒有恢復正常,也許剛剛霧鹿的爬坡已經把他搞垮。等不到 Paul,我決定自私一點,還是顧自己就好,已經快天黑,抓緊時間趕快出發,幸好過新武後沒再有什麼起伏,一路順暢騎到池上。
進入池上後先打電話問某間民宿,據事先查的資料是雙人雅房1000元,但它客滿,這天是禮拜五晚上,正常。轉而再問後來住宿的換鵝山房,他有標榜是單車客友善之家,對單車客有優待,但據事先查的資料是雙人房1600元,比較貴,所以我沒有先問這家。在電話中問換鵝山房說我一個人要住,今天有沒有空房,他說有,再問多少錢,他說600元。咦,600元,這是怎麼回事,不管,當然要住,什麼單車客優惠早已忘記。 註:日後結束三橫一豎之旅回家後再查資料,才看到換鵝山房有網站,上頭寫的住宿價錢跟他向我收的600元相去不遠,看來是我之前找的資料有誤,或根本是我自己看錯。 換鵝山房是棟面積頗大的透天厝,環境打掃的很乾淨,三樓及四樓有好幾間房間,二樓看來是屋主自己住。屋主是對三十來歲的年輕夫妻,有個小Baby,媽媽抱他在懷中餵他吃飯;二樓客廳放了兩輛單車,屋主也曾騎單車環島,知道其中辛苦之處,所以很樂於招待單車客。一樓後院有洗衣機及脫水機給住客使用,單車也可以牽進一樓客廳內,的確是單車友善之家。 我住的是雙人雅房,房內打掃的很乾淨,熱水、咖啡包、茶包、簡單的個人盥洗包、吹風機等都有提供,還有電視及大衣櫥。公共使用的浴室不只是乾淨,還超大間,比房間還大間。浴室內有個可泡澡的大木桶,還有淋浴間,還有一大塊空地,不曉得留那麼大的空間有何用處。 換鵝山房對面是7-11跟五金百貨大賣場,右後方是悟饕池上便當,一、兩百公尺遠處就是池上火車站,真是非常方便,這裡實在是值得推薦的優良住宿點。這晚要吃要買要洗要睡都非常滿意,過了很舒服的一晚,以後如果還要來東部玩,一定要設法再排來換鵝山房住宿。 不過,雖然環境一切舒服,我自己卻不舒服,出門騎了幾天以來,就屬今天最累。為了如期抵達池上,在南橫東段下山時太拼,有起伏爬坡時都逞強硬拼強度,加上早上的攻頂又比前兩次攻頂累,這晚肌肉真的是有到痛的程度,不像前幾天即使累也覺得只是正常的疲勞感。只得藥膏擦了又擦,幸好住宿環境好,明天又是這趟行程中最輕鬆的花東縱谷,今天好好睡一覺,明天晚點出門,希望雙腿肌肉能恢復正常。 |
|||||||||||||||||||||||||||||||||||||
前言 ‧ Day1 ‧ Day2 ‧ Day3 ‧ Day4 ‧ Day5 ‧ Day6 ‧ Day7 ‧ Day8 ‧ Day9 ‧ Day10 ‧ Day11 ‧ Day12 ‧ 結語 |
|||||||||||||||||||||||||||||||||||||
based on HTML, CSS, JavaScript |
|||||||||||||||||||||||||||||||||||||